法学院(新)
首页
通知公告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知识产权管理微专业招生简章
发布日期:2025-03-24 点击数:

一、微专业简介

随着知识产权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我国已稳居世界知识产权大国地位,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和文化建设均需大量的知识产权应用复合型人才,知识产权管理微专业的设置是立足多学科融合,基于数字化、知识化、智能化、网络化背景下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需要。大庆师范学院知识产权管理微专业依托我校法学院法学、知识产权两个本科专业。其中,法学专业是黑龙江省本科重点专业,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知识产权管理微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及目标,包括知识、能力、素养三方面,旨在培养具备在法律与管理等方面具备较好的理论功底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应用复合型专门人才,以满足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部门对知识产权应用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法学院拥有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实验室,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效果显著。知识产权管理微专业拟与大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及其区县法院、市区县人民检察院、大庆市司法局及其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等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争取在省内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设知识产权学生实习基地。知识产权管理微专业课程设置契合了职业资格标准,可为全国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提供专业培训。


二、微专业培养目标

知识产权管理微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及目标,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

第一,掌握基本专业知识:在具备现代学科技术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法学、管理学、知识产权实务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熟悉知识产权管理的基本规则与方法、相关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法规、专利申请与保护实务、知识产权的宏观协调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第二,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与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知识产权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科技创新和商业实践中的知识产权管理规则,具备洞悉创新机会和管控知识产权风险能力;具备良好的分析决策能力与知识产权项目的组织实施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有关部门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实务操作能力。学生在修满所需学分的同时,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或在老师指导下选题,独立完成有关选课的知识产权管理实践、实习报告(含专利检索分析报告等)。

第三,形成良好的专业素质:具备踏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换位思考、热心服务,具备较强的原则性、执行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和谐的人格、稳定的情绪、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较强的抗压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耐挫能力;具备从事专利代理等法律实务工作的专业素养。


三、课程设置

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是研究各类组织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知识产权的静态形式要素(即专利、商标、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和动态行为要素(创造、运营、保护和组织)“黑箱”有机结合出法律制度框架下的知识产权管理策略,以便于识别和管控科技创新和组织运营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发挥知识产权在科技创新和商业实践中的护航、导航和领航功能。

民法典:《民法典》课程是面向知识产权管理微专业学生的基础课,旨在介绍我国民法典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培养学生对民法典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提高其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课程是面向知识产权管理微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公正理念和规则意识,望造合格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法律职业者,促进公正司法和公正执法,而且基于本课程所具有的操作性和应用性较强的特点,还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

专利法:《专利法》课程是面向知识产权管理微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旨在使学生掌握专利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掌握中国专利法的具体内容,了解中国专利立法、司法、执法现状,了解专利保护的国际公约及世界主要国家专利制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专利法律制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能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商标法:《商标法》课程是面向知识产权管理微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主要讲解了商标法律的相关概念,以及商标确权和商标侵权实践操作的相关内容。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商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增加商标方面的知识,从而加深对商标法的理解与认识,同时结合教学案例、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等增加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动手能力。

著作权法:《著作权法》课程是面向知识产权管理微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它的主要研究对象为著作权的特点和保护。本课程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著作权的发展历史、著作权的客体、著作权的内容、著作权的归属、邻接权、著作权的限制和例外、著作权的集体管理制度以及侵害著作权行为的法律责任等等。

专利代理实务:专利代理实务》课程为知识产权管理微专业的应用类课程,本课程为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学生可以初步了解专利、专利制度与专利法的基本内容,熟悉掌握专利文献的检索与下载,专利法律状态的查询;熟悉专利申请的流程,掌握一般的专利申请材料的撰写方法与技巧,提高专利权的保护意识,熟悉应对专利侵权的基本方法与措施。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学时分配

上课方式

开课学期

备注

理论

实践

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

1

知识产权管理

1

16

16

0

线上线下混合


2

民法典

2

32

32

0

线上线下混合


3

专利法

2

32

32

0

线上线下混合


4

民事讼诉法

2

32

32

0

线上线下混合


5

商标法

2

32

32

0

线上线下混合


6

著作权法

2

32

32

0

线上线下混合


7

专利代理实务

1

16

8

8

线上线下混合

校企合作

总计

12

192

184

8





四、师资力量

法学院目前拥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8名,博士7名,柔性人才3人;同时聘请法律和知识产权实务专家10人作为实践导师,参与课程教学。经济管理学院能够讲授管理学的专任教师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

五、学费

微专业学费:1200/生。

六、学制、成绩及证书

1.微专业修读年限为2个学期。

2.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可获得我校颁发的“知识产权管理微专业结业证书。

3.属于非学历教育,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备注信息,不授予学位;未能完成微专业修读的本校学生,已修读的微专业课程学分可替代通识选修课学分。

、招生对象及要求

知识产权管理微专业面向全校非知识产权专业学生开放,要求综合素质高,主修专业成绩良好,学有余力修读人数不足20人不予开设

八、报名办法及选拔方式

请于2025年4月15日24时前扫码加入知识产权管理微专业报名咨询微信群或QQ群,也可直接扫描二维码报名:






下一条: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